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超高层商业项目的建设需求,其中建筑高度400米~600米的超高层项目有着全面兴起的态势。然而,由于时至今日国内工程造价管理仍处于市场化改革时期,多种计价模式并存、计价制度不完善、计价依据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要、各方主体计价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加之4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在建设时间和地域上差异较大且数量偏少等原因,使得我国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投资管理方面始终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成熟经验和方法。
本文通过为成都绿地中心(468米)与重庆瑞安天地(458米)提供造价咨询服务的实践经验,结合全国多个500米以上超高层项目的数据资料,对超高层商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进行分析。
超高层商业建筑造价管理的特点与难点
超高层商业建筑往往都具备建筑高度高、单体规模大、造型独特、业态复杂、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超常规等特点。因此,采用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很难全面对其投资费用进行有效管控。
由于几乎没有近似项目可参考,在初始决策与前期设计阶段,超高层项目总体与各子项工程价格的计算与目标成本的确定,总是充斥着各种困难与不确定性,造成与之关系密切的各项技术经济方案比选优化工作难以顺利展开,庞大的建筑规模和高度复杂的功能需求也使建设单位很难在这一时期对整个项目各业态的分布及功能需求做出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决策。
除此以外,超高层建筑项目从决策到实施都有大量设计、施工、管理、采购单位参与其中,由此产生数以千计的合同并形成相互衔接、彼此影响的繁杂履约界面,超长的施工周期又会使合同履行双方所承受的政策与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
确定超高层商业建筑工程造价的方法
2.1与建筑超高属性关联度较低的工程费用估算
通过对超高建筑综合系统的分解与归类整理可以发现,部分建筑子系统与超高层建筑的超高属性关联程度较低,如基坑支护与降水、总平、景观、精装、人防、保温、防水、砌筑、抹灰、排管、布线等工程等均不会因为建筑超高而出现造价的特异性(超高降效纳入措施项目中进行考虑)。这意味着此类系统可以通过以往累积的“非超高层项目”造价指标结合拟建工程初步或详细地勘资料、项目开发总进度计划表、方案或初步设计图纸(含业态功能定位与设计参数表)等资料对其费用进行详细测算并取得准确度较高的造价预估值。
2.2与建筑超高属性关联度较高的工程费用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