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由于表现出对PPP模式的崇拜现象,甚至提出要在相关领域采取政府行政手段强制实施乃至全面实施PPP模式,导致全国各地掀起大规模推广应用PPP模式的高潮,不顾具体条件急于盲目推进PPP项目落地,出现不讲投资回报,随意做出承诺,项目前期论证严重流于形式等情况,促使大量不切实际的PPP项目上马。
PPP项目的运动式推广及爆炸式增长,将加大社会公众的未来负担,影响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加大地方政府的负债压力,造成未来履约困难。大量违约事件在未来的不断涌现和集中爆发,将影响社会稳定,激化社会矛盾,引发严重的经济、金融及社会问题,问题的积累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推广应用PPP模式是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体制的重大改革,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持续过程,包括理论创新、治理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等,当务之急是要发挥好PPP模式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综合牵引作用,通过引入PPP模式倒逼改革,完善政策、法律、社会、金融及信用环境,促进PPP模式健康发展。具体措施阐述如下。
1、明确采用PPP模式的目标定位
PPP模式的健康发展,首要任务是要解决目标及功能定位的问题,这种定位不仅体现在文字表述上,更要体现在具体政策措施的目标导向上。比如,政府文件虽然提出推广应用PPP模式的目的是要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但具体政策措施却体现为如何通过引入PPP模式来绕开公开招标,成为事实上的争夺PPP项目工程施工等具体业务方面,这种文字表述就变得毫无意义。
1.聚焦公共治理体系
世界各国采用PPP模式,根本目的都是将其作为公共治理体系深化改革的重要工具。如英国1980年以来,在将传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推向市场的同时,对于必须由政府承担提供公共服务责任的领域,通过推行私人融资计划(PFI/PPP模式),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来实现市场化改革,通过重新构建法规制度体系、强化项目前期论证、加强专业机构能力建设、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完善配套金融服务等综合措施,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部门的双重作用。
我国今后推广应用PPP模式,要摈弃短期功利行为,将PPP模式的应用,作为在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推进构建公共治理体系的重要工具,以便切实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2.瞄准四大具体任务
在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推进构建公共治理体系,核心是要瞄准以下四大具体任务:
(1)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稳增长、补短板、扩就业、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