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动态 工程监理回归的政策信号越来越强?

工程监理回归的政策信号越来越强?

2019年01月09日08:37 

在2019跨年度前后,政府不断的推出新规新政,似乎要将沉寂近一年的各种政策全部出尽。在这个岁末年初之际,工程监理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和调控方案,总体目标还是为了落实早前政府报告所宣言的那样: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最近住建部对甲级监理企业注册人员数量申报按照乙级企业标准要求核定,这对监理企业来说,无疑是间接取消了乙级资质、降低了综合资质的门槛。从各地政府不断出台的一些缩小强制性监理范围的政策来看,各地方政府对建筑市场管理权限的范围在收缩,放弃一部分之前不断扩大的管控范围。由此也可以看出建筑咨询市场、随着这个时代经济的总体发展方向,同样处于一个转型时代的开始,更有可能回归其理性的基点。

工程监理

社会经济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

2018年可能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各类社会冲突在这一年似乎都挤在了一起,尤其以经济冲突为甚。建设领域的投资增幅大幅下降给最近二、三十年高速增长的建筑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如何保持盈利的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如何生存下去的保命问题;建筑业员工的老龄化问题和新生代建筑工人如何转岗与发展的问题;城市更新以及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土地流转和权属转移等对建筑工人生存状况的影响问题;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关系着建设领域的每一个从业者,虽然政府不断的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来缓和和解决这些冲突,受制于政策从制定到实施过程的时间滞后性、实施过程中的变异性,社会冲突依然会在新的一年里不断发酵、发展,社会也将处于一个不断变革的时期。随之而来的社会经济也会随着社会变革的发展而处于一个不断调整甚或摇摆的不稳定状态之中,这是社会经济处于变革时代的基本特征。

经济领域的变革随着社会变革的走向而发展,建设领域的变化随着政府“放、管、服”的全面实施,加上放权后地方政府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对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也将步入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时代,虽然这种个性化离真正的完全市场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随着政府促进社会力量增加就业、增强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强,对私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也将越来越大。除了地方政府继续增大投资来拉动部分内需之外,刺激民间资本投资所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将开启新一轮的发展周期。这一轮的资本投资可能需要经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在政策稳定性固化之前,谨慎的投资者会越来越多,冒险主义将只属于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士或者属于无知者无畏的勇士们。在新的一轮投资增长之前,将会延续现有投资下降的不确定性过程。

制约监理履责的障碍不仅仅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问题

建设监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春夏秋冬。从开始的试点到政府的强制性规定,再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对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全方位介入,监理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在为社会付出的同时,也培养和训练了一批批专业的工程监理人员。监理咨询(称为“监理服务”更为形象一些)发展到今天,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的开始,也同其它行业一样,面临着从业人员的素质(学识、技术、管理和综合能力等)良莠不齐、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业务来源单一(以政府的公开市场采购与私企的公开或非公开采购两个方面为主,除了政府对外投资外,极少参与国际性竞争)、服务内容的内涵标准降低和外延增多现象严重等问题。

政府及行业协会针对监理等改革呼声所进行的政策改变和调整也越来越频繁,在决定监理未来和走向的关键性文件(法律性文件)没有作出具体的修改之前,目前的改变只能属于调整性改变,远远难以满足监理服务回归工程咨询的政策性需求。监理咨询的未来依然会在其固有的道路上行进,难以或者基本不可能完全按照国际咨询师协会共同约定的条款实施,这也意味着国内的建筑业继续保持自我封闭的发展模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咨询业的发展步伐远远落后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所采用的“拿来主义”的先进性。不知从何时起,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县乡小镇,各地的房地产开发商放佛约好了似的,将原产生于美国后被欧洲一些国家采纳的封闭式小区建设和管理模式(类似于国内企事业单位的家属大院)搬到了中国大地并在各个角落里开花结果且大受欢迎。城市建设更是吸纳了西方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尤其是二战前后这段时间的城市发展理念(暂且忽略其负面影响),不仅废弃或填充了老城(开放之前的老城也没有多大面积),而且通过不断建设的城市内或城市之间的快速与便捷的交通系统、极速的发展起了一个个新的城市或巨型城市群。

然而,建设工程的管理水平,除了能够直接借用的机械设备和管理设备用以提高直接的劳动效率外,真正的技术管理水平总体上(除了少数具备优秀人才的特殊工程企业外)还是处于一种原始的落后状态。建筑企业的内部管理大都止于项目部,项目部以下的管理受市场的制约或被外包或被分包出去(以包代管),失去了企业对它的主控权,对工程的管理缺乏第一现场的直接管理权,也使建筑企业失去了对优秀工人和关键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储备能力。

网友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