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经历了多次调整。从政策上来看,政府的计划性逐渐减弱,市场自主性逐渐加强。但由于企业技术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在现实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相当多的工作存在“三性一静”(定额的统一性、综合性、指令性和工、料、机价格的静态性)的现象,“四算”(估算、概算、预算、决算)分离,“三超”现象普遍。很多发达国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坚持“事前预控、事中控制”的原则,实现全过程造价控制。而分析我国造价管理的过程,可以看出,我国的造价控制侧重于施工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的造价控制工作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把重点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放在工程决算阶段,从而导致明显的超额投资现象。因此,引入先进技术推行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是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2、BIM技术在促进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
建筑信息化模型(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BIM模型具有参数化、可视化、模拟化以及可协调性等特点。具体而言,BIM对精细化管理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2.1信息传递,共享
传统的工程造价模式无论是人工管理还是计算机管理,信息都是分散的,而将BIM应用到造价管理中则实现了信息的共享。通过BIM软件可以将所有与建筑工程有关的数据统一导入数据中,这样随时能够通过数据库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将最新的数据纳入到数据库中,确保输出数据的及时性。BIM模型可将项目信息整合至统一数据模型内,降低因数据“版本不同、转换不便、数据库资料不全”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
2.2软件功能灵活方便
传统算量工作,计算规则复杂,计算量大。有时候为了减轻算量人员的工作量,计算规则往往采取“抓西瓜,丢芝麻”的原则,即计算主要工程量,而对于量少且计算麻烦的部分酌情考虑简化计算或不予考虑。如在计算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量时,不考虑其中钢筋所占的体积。通常这样的计算对整个造价的影响不大,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并非如此。如一个巨额工程,整个造价高,那么其中混凝土中钢筋所占体积部分加起来也非小数,还有在人防工程中,钢筋配比很高,那么混凝土在计算时不扣减钢筋体积则误差过大。在传统算量工作中,如果要进行精细化计算,则会带来极大的工程量;而通过相关BIM软件,则可以通过修改计算规则轻松灵活实现精细计算。
BIM技术的广泛使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减轻造价人员的工作强度,实现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在未来的建筑工程行业中,仍将发挥其重要作用!